|
资讯流 宏观 直播 策略 日历 | 原油 黄金 美指 外汇 股指 商品 | 教育 知否 | 经纪商 全能投资账户 期货开户 |
|
A50频道分析与展望:特朗普的广泛关税使企业的“中国+1”战略不再可行 |
|||||
|
|
||||
![]() 编辑:池静 发布时间:2025.4.18 21:20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Tariff)的举措,如今正扰乱企业分散其在中国(CN)业务的计划。 目前对中国输美商品的总体关税水平已升至145%;部分是245%,如电动汽车(EV)等少数品类;不过,对智能手机等暂时豁免了125%的关税,但需加征20%的关税。 自特朗普首届任期以来,许多企业一直在稳步减少对中国作为制造中心的依赖,希望以此减轻美国惩罚性关税的影响。然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出台了,这意味着即使转移到其他国家也将面临很高的关税。 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家居用品公司Honey-Can-Do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格林斯彭,在特朗普首届总统任期内,开始将更多生产业务从中国转移到越南(VIE)。该公司为沃尔玛、塔吉特和亚马逊(Amazon)等美国零售巨头供应货架、衣架和洗衣篮等家居耐用品。 在特朗普首届任期之前,该公司多达70%的产品依赖中国供应商。此后,随着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TWN)分担了更多的供应,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三分之一。 格林斯彭表示,对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征收高关税的消息令人痛心,因为公司在这些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 “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毁灭性的。令人失望、难过,也让人感到沮丧。”格林斯彭说。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我们自己的政府这样对待我们,这极其伤人。”他还指出,鉴于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关基础设施的缺乏,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并非可行之举。 他表示,关税只会迫使企业提高产品售价,最终使这些产品的定价缺乏竞争力。 特朗普在首届任期内与中国的贸易战推动了“中国+1”战略,许多制造商将部分生产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面临美国关税风险相对温和的其他亚洲国家。 但在特朗普最近宣布更广泛的关税政策后 - - 包括对所有国家征收至少10%的基础关税,对某些亚洲经济体征收更高关税 - - 坚持“中国+1”战略的公司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选择。 康奈尔大学国际贸易与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告诉CNBC:“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今已涵盖美国所有贸易伙伴,这严重削弱了‘中国+1’战略的价值。” 他补充道:“通过越南和印度(IDN)等与美国有着更具建设性贸易关系的国家重新规划生产和重组供应链的可行性,已被这一轮新关税打破。” 印度和越南是企业撤离中国这一转变的两大主要受益者,尤其是在服装和消费电子领域。例如,美国科技巨头苹果(Apple)已在这两个国家生产更多产品。 普拉萨德认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意味着,通过关税相对较低的国家来规划供应链仍具有优势。 “然而,支撑全球供应链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整个逻辑已被关税摧毁。”他还表示,这将大幅增加维持跨国“精益高效供应链”的成本,而且往往会使成本增加数倍。 ▌形势变化 经济和供应链专家指出,特朗普关税税率的真实性仍不确定,许多人预计,基于特朗普政府与各国的谈判,这些税率将会降低。 专注于科技领域的研究公司The Futurum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丹尼尔·纽曼告诉CNBC,他认为关税不会维持现状,虽然他预计美国会与越南和印度等贸易伙伴达成“更公平的贸易协议”,但美中贸易关系的最终状态仍充满不确定性。 有迹象表明,越南和印度有意就贸易条款与特朗普进行谈判。然而,这些谈判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两难境地。 纽曼表示:“我与几位首席执行官和企业领导人交谈过,他们提到过去几十年的应对策略可能会出现问题,而目前的不确定性使得在任何时间段内制定有效的应对计划几乎变得不可能。” 纽曼认为,受关税影响的企业将与供应链团队共同努力,确定合适的应对策略。但他补充说:“如果关税维持现状,一些‘中国+1’的投资可能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观望? 随着贸易谈判的进行,许多企业在改变生产计划前持观望态度。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讲座主席威廉·赖因施表示:“我认为他们会观望事情的发展。包括越南在内的一些国家正试图与特朗普谈判。我无法预测结果,但企业可能会等待,看看这是否会导致关税降低。” 他还补充说,如果双边谈判失败,企业将被迫长期考虑进一步利用关税套利 - - 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 据特朗普政府称,关税是推动美国制造业大规模复苏计划的一部分。一些专家告诉CNBC,特定行业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回流和对美国的投资增加。 普拉萨德表示:“面对高度不确定和多变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企业可能会更注重供应链的弹性而非效率。” 普拉萨德还补充道:“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生产业务回流到美国,以及将业务转移到至少被视为美国地缘政治盟友的国家。” 然而,对许多供应链来说,尤其是高科技行业,转移生产可能是一个漫长且资本密集的过程。 例如,苹果的合作伙伴富士康花了数年时间才在印度开始生产先进的iPhone,而且据报道,这些工厂遇到了许多困难。 乔治敦大学的战略与经济学教授亚瑟·董表示:“一旦对工厂进行投资,就无法轻易或立即撤回……将这些工厂转移到其他地方需要数年时间。” 此外,根据行业不同,企业在考虑供应链转移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供应投入的可获得性、基础设施、当地劳动力的质量和成本、监管和治理等。 董表示,这些因素让企业面临艰难抉择,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在特朗普三到四年任期内,在供应链问题上静观其变,寄望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能改变美国政治格局。A50频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