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月CPI同比涨0.9%,PPI涨幅扩大至6.8%,但分析师淡化了通胀风险
中国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以三年半来最快速度上涨,因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第一季度强劲增长后积聚动能,但分析师淡化了通胀风险。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生产者物价(PPI)同比上涨6.8%,涨幅为2017年以来最大,超过前值4.4%,环比上涨0.9%;
然而,受食品价格疲软的影响,4月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前值上涨0.4%;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分析师表示,生产者价格飙升带来的成本上升不太可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仍预计,近期上游价格压力的大幅上升将是暂时的,随着更严格的政策立场对建筑活动的压力,工业金属价格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回落。”
他们补充说,“我们认为通胀不会上升到引发中国央行的重大政策转变的地步”。
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Iris
Pang说,“生产者价格飙升源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结合。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的持续增长,国内对原材料的强劲需求,以及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对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周五表示,中国的全年CPI可能会远低于3%左右的官方目标。
盛来运将中国可能出现的低通胀归因于目前核心通胀放缓、经济基本面(供过于求)、相对克制的宏观政策支持、复苏的猪肉供应以及从PPI到CPI的有限传导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