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流 宏观 直播 策略 日历 | 原油 黄金 美指 外汇 股指 商品 | 教育 知否 | 经纪商 全能投资账户 期货开户 |
|
A50频道彭博解析:与美国的关税战将抑制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
|||||
|
|
||||
![]() 编辑:池静 发布时间:2025.4.14 23:59 随着中国(CN)因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发起的贸易战(Trade War)而陷入经济放缓,就业市场的萎靡正削弱北京在与美国对抗时所需的弹性。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正威胁着中国进入全球最大经济体(US)市场的机会。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估计,多达2000万人(约占劳动力的3%)可能会受到对美出口业务的影响。一场全面的经济脱钩将扰乱已经因普遍降薪和裁员而疲惫不堪的劳动力市场。 除了商业前景不明朗之外,尽管在特朗普执政初期的头几个月里经济持续复苏,但中国采用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很可能是导致就业需求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 据大多数经济学家称,在2024年末政府支持措施的助力下,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略有放缓,同比增速仍保持在5%以上,超过了北京设定的目标。 相比之下,总部位于巴黎的QuantCube科技公司根据对2000多家公司在线招聘信息的跟踪数据分析显示,在过去两个月里,其编制的职位空缺指标同比大幅下降了近30%。 根据长江商学院对主要是私营企业的调查结果,3月的未来招聘计划指数降至六个月低点。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就业分项指数也在下降。 万神殿宏观(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邓肯·里格利表示:“去年第四季度的刺激措施尚未在劳动力市场显现效果。企业在加大招聘力度之前,希望看到更明确的经济前景。”
2025年初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_By Bloomberg 就业市场的长期疲软是刺激消费计划的一大障碍。在面临长期房地产危机的情况下,刺激消费是中国领导层试图实现经济好转的首要任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就业一直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挑战。她上个月在中国立法机构年度会议的间隙发表了上述言论,该会议设定了2025年新增1200多万个城镇就业岗位的目标。 尽管中国经济在2024年底以六个季度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并在2025年初继续前行,但中国在就业方面取得进展的困难依然显著。 除了后期的政策猛攻之外,民营企业信心的复苏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本土初创企业DeepSeek人工智能取得突破,以及习近平主席与马云等企业家举行高调会晤之后。 长江商学院根据其调查构建的指数显示,企业在头三个月对销售和融资的信心有所增强,调查发现这是近两年来的最高乐观水平。 今年头几个月经济的强劲表现可能使中国央行(PBoC)至今仍推迟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尽管在过去几个月里市场预期不断升温,但官员们尚未降息(7DRRR)或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 重型设备需求方面出现了更多经济复苏的迹象,这反映了政府通过创纪录的债券发行提前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的努力。 中国3月挖掘机销量同比激增29%,为2021年以来该月份的最快增长速度。2月,政府净债务发行量激增至1.5万亿元人民币(2060亿美元),几乎是2024年同月发行量的三倍。 QuantCube编制的指标显示,截至4月初,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稳定。由于最近几周与住房相关的支出回升,消费有所改善。 QuantCube是一家另类数据提供商,其对经济增长的估计基于高频统计数据,如交通数据、在线购物订单和卫星数据。 QuantCub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阮青龙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了第四季度各行业的上升势头。” 如果没有更乐观的就业前景,刺激消费将变得更加艰巨。为了抵消美国大规模关税的冲击,北京需要提振国内需求,并帮助弥补去年吸收了525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美国市场的损失。 彭博经济研究所(Bloomberg Economics)估计,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完全消失将使高达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面临风险。高盛是近日下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的全球银行之一,目前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4%,低于此前预测的4.5%。 美国上周五晚间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排除在所谓的对等关税之外。这可能会给中国出口商带来一些缓解,因为这一豁免涵盖了来自中国的价值超过1010亿美元的商品。 尽管如此,人们越来越期待中国政策制定者将推出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以帮助经济实现今年约5%的官方增长目标。虽然官员们已经暗示今年将转向刺激消费,但到目前为止实施的措施仍然有限。 因此,家庭信心尚未出现转机。Morning Consult构建的一项指数显示,2025年初的消费者信心较去年有所下降。 高盛的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领导的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极高的美国关税、对美出口的急剧下降以及全球经济放缓,预计将给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压力。”A50频道 >>
---END---
|